7月29日应牛配,李嘉诚刚刚度过他的98岁(虚岁)生日。
而就在不久之前,许久未曾露面的李嘉诚突然现身朋友圈,发布了一张与家人打高尔夫球的照片。从照片中看,他气色颇佳,身体依旧健朗。
年近百岁,钱早就不是李嘉诚的追求,对现在的他来说,身体健康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。李嘉诚曾打趣地说,随便在街上挑出10个人进行体检,相信自己的各项指标都比他们要好: “我是该低的低(指对健康有害的胆固醇等)、该高的高(指对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等)。”
1、用命换钱的前半生
纵观李嘉诚的一生,无非钱与命二字。前半生,他用命换来巨额金钱,其发家史至今为人津津乐道。
12 岁时,李嘉诚随父亲来到香港投奔舅舅。为生活所迫,他不得不辍学打工,一边在茶楼打杂,一边在舅舅的钟表行帮忙,过着颇为穷困的生活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少年李嘉诚并不甘心于此,他先后应聘成为五金厂、塑胶厂的销售员,由于工作努力,20岁时便成为塑胶厂总经理。之后他抓住机遇,向舅舅借5万港元创办塑胶花厂,展现出惊人的心性与商业才华。
为学习塑胶花生产技术应牛配,他远赴意大利,在当地一家塑胶厂做车间杂工,偷学核心技术。等到彻底掌握后,他便回到香港,用新技术制作出价格更低的塑胶花,迅速赚取数千万港元。
1958年,李嘉诚开始进军房地产界,开展房屋租赁业务。随着租金上涨,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大赚一笔。此后他更进一步,开始炒作地皮与旧楼。
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,香港地产价格暴跌,投资者和市民纷纷抛售房产,李嘉诚趁机大量低价购入地皮与旧楼。结果不到3年,香港地产价格暴涨,李氏高价抛售,日进斗金。
1982年李氏的长江实业集团上市时,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,旗下储备的土地升值约 20倍。其旗下产业涵盖零售、电能、基建等多个领域,甚至有香港市民发帖称“每天醒来都在为李嘉诚打工”。
2、为命折腾的后半生
50岁之前,李氏在为钱的路上一路狂飙。而50岁之后,钱对于李氏早已成为一个数字,或许是年纪使然,或许是经历所致,他更多把精力放到“命”上面。
1996年,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遭到匪徒张子强绑架,为救家人性命,李嘉诚付出10亿巨款,并对媒体公开表示:不会报警,生命大过天。
此后,为安全计,李氏每年花费在安保上的费用高达1亿美元。
与此同时,他也开始关注起健康来,不仅痴迷于高尔夫等运动,还持续投资前沿健康企业。先是成立和黄医药,随后又向生物抗衰企业ChromeDex注资2500万美元,推动行业内多项抗衰科技落地,总投资金额保守估计2亿美元。
而李氏虽然已经98岁高龄,但稍微统计一下媒体报道就不难发现,这个百岁老人从未因身体不适、精力下降等原因上过新闻,更多的是他和小33岁女友周凯旋出门游玩。其状态之好,实在是让人佩服。
不过这至少也说明,李嘉诚用钱来换命的做法,却是让他在生意场之外,也活出了一个精彩的人生。
3、钱与命交织的一生
不可否认,李嘉诚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。凭借敏锐商业嗅觉,他为子子孙孙攫取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,建造起一座庞大的商业帝国。
而作为一个长寿老人,李嘉诚同样把自己的人生运营得很好。无论是用命换钱,还是用钱换命,总能抓住最关键的时机。在同时代富豪已经逐渐凋零的今天,他仍旧以某种方式活在公众视野当中。
关于他财富与道德的争论依旧在持续,但李嘉诚用跨越一个世纪的生命长度证明:能在时代浪潮中既守住财富,又守住岁月应牛配,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生存智慧。
发布于:广东省伍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